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0536-8891579

BIM+互联网助力工程项目降本提效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也就是俗称的BIM技术。 这项技术被称之为“革命性”的技术,源于美国乔治亚技术学院(Georgia Tech College)建筑与计算机专业的查克伊士曼(Chuck Eastman,Ph.D.)博士,并逐步被软件开发企业实施和推广,成为今天国内外工程建设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BIM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传统CAD技术无法满足工程建设行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更多优美复杂建筑的落地成为可能。 它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一方面通过三维的方式,全面表达建筑物本身,同时将更多数字信息集成到模型中,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和高效的指导设计、建造、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协同。

多年来,BIM技术虽然在经过多年的发展,BIM技术我国积极政策的指引、社会各界的参与下,其优势逐步获得市场认可,并在实际商业项目应用中,彰显了其巨大的优势和价值。但BIM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到目前为止,BIM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BIM应用软件种类繁多,数据共享和交互无法无缝对接。在工程建设行业,目前市面上存在很多不同厂商的专业应用软件,一方面这些软件各有所长,在解决具体业务问题时比较难替代,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和技术壁垒,软件之间的数据比较难共享和交互。在实际项目应用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IFC解决部分问题,但是由于专业和业务的复杂性,仍然在一定程度制约了BIM的应用和发展。

2

BIM应用标准落地难度大。一方面,BIM技术源于国外,对国内具体标准支持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工程建筑行业专业多,规范多,项目类型和需求各不相同。虽然我国在BIM标准方面进行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目前工程建设行业的标准仍然以CAD二维思维进行,BIM标准更多只是作为项目决策的辅助和二维图纸的补充。这是导致BIM技术无法进行全生命周期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3

项目人才队伍参差不齐,技术应用落地难度大。一方面目前在国内BIM从业人员仍然以建模员为主,实际项目需要的人员不仅要掌握复杂BIM软件使用,同时还需要在项目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和实践背景,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在行业内依然比较匮乏。另一方面,专业人员对BIM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是需要大量实际项目的应用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去积累的,而在现有高周转的生产模式下,很少有人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BIM技术的应用点。这也是目前我们在实际项目中难以发掘全生命周期应用的重要原因。

BIM+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内在 BIM核心技术的开发方面开始有一定的 积累和发展 ,并在“互联网+”的模式和指导下 ,开始探索BIM数据服务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可能性。平台化产品开始逐步涌现,并在各个方面尝试和探索数据的价值。

BIM平台产品的出现和发展,给行业BIM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便捷性。

项目数据获取的不便捷是制约项目效率和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传统工程项目中,由于人员分散,数据繁多,业务复杂,BIM模型查阅难等原因,导致项目协同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数据孤岛,制约了项目协同的效率。平台的出现,一方面集中管理了项目的数据,并且支持模型和图纸等专业数据的轻量化查阅,极大方便了项目参与人员获取数据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大量的平台供应商开始尝试支持BIM模型轻量化,让 更多项目人员能够查阅和体验BIM技术的价值,让基于BIM的项目协同成为可能。

2、参与感。

BIM+互联网的出现,让项目各个层次人员通过BIM方式参与项目成为可能。在传统的工程项目中,由于专业软件,时间和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各个项目参与方疲于应付项目琐碎事务,无法全力参与到项目协同中,从而限制了能力和智慧的发挥。在BIM+互联网平台的帮助下,更多项目参与者能够随时随地便捷的参与到项目中,基于BIM数据,查看浏览,沟通交流,高效协同,极大提升项目团队参与感。从管理角度来说,这也是打造高品质项目产品的关键因素之一。

3、业务赋能提效。

通过BIM+互联网平台的协作模式,项目参与各方一方面可以高效参与项目,另一方面在团队协作和知识经验赋能的平台环境中,让高效率完成复杂任务成为可能。例如在传统业务中对图纸的底线审查,往往依赖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而通过互联网平台,一方面可以利用规则引擎结合BIM模型实现关键点的自动审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智能推荐引擎指导一定经验的初级工程师结合BIM模型按照既定经验流程完成底线审查任务。

4、管理高效可控。

在传统项目业务中,管理相关任务和指令比较难于准确及时传达到一线,并且无法有效追踪相关业务执行的情况,这极大增加了项目的风险以及项目管理者的心理负担。通过BIM+互联网方式,项目管理更加直观可控。项目管理者一方面可以在繁多的数据中,发现项目风险的蛛丝马迹,另一方面能够充分结合BIM全面直观的能力,进行高效的项目管理,做到不漏项可追溯。这极大减少 了项目风险 和相关人员的心理压力。

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在各个阶段的深化和应用,为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在工程项目中,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应用正在高速发展,并日趋成熟。未来,借助更多新兴技术的力量,BIM应用将会迎来更多机会和发展。

工程建设行业涉及专业多、人员广,但是大家对工程项目最终的产品具有统一认知,这是项目协同的基础。BIM+互联网是一种快速达成项目专业人员认知的重要工具,BIM技术有助于快速实现数字孪生并达到这种认知,这是提高项目生产力的关键。

工程建设行业能够降本提效的核心引擎在于数字孪生,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丰富工程项目数字孪生的重要数据来源。BIM工具作为高效的数据创建工具,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构建更加高效的数据应用场景,必将为工程建设行业带来飞跃和惊喜。

文章来源:BIM




荣昌花园
纳庄园
海洋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0536-8891579
0536-8897229
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健康东街华海大厦23楼                                                                                                                            开元(中国)        在线留言
社交平台关注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