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汇总丨从2020上半年BIM政策看后疫情时代的BIM发展机遇虽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不怎么景气。但2020年关于BIM的推行计划,却一点都没有搁置。随着国家住建部对BIM的大力支持,BIM技术现在已逐步在全国各城市推广开来,真正实现全国范围内普及应用。以下是为大家梳理的2020年上半年全国及各省市出台的重要BIM政策,其中包括正式实施的标准、技术导则,并从中摘取了较为重要的条项与大家分享。 民用运输机场建筑信息模型 应用统一标准 本标准于2020年3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该标准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BIM标准、指引、导则、指南等编制和应用经验,总结民用运输机场工程BIM应用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编写。该标准的施行,将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民用运输机场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全面提高民用运输机场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运维等单位的BIM应用能力,规范BIM应用环境,充分发挥BIM在“四型机场”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该标准规定BIM模型深度应由模型单元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组成。BIM模型深度等级表达方式为:专业BIM模型深度等级=[Gn,Nn],其中Gn是该专业的几何信息深度等级,Nn是该专业的属性信息深度等级,n的取值区间[1.0~4.0],BIM模型深度等级可按需要选择不同专业BIM模型深度等级进行组合, BIM模型深度等级= {专业BIM模型深度等级}。 模型单元的几何信息符合以下规定: 1.模型单元的几何信息表达应包含空间定位、空间占位和几何表达精度;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2020年工作要点 本工作要点于2020年4月8日正式发布。2020年,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以建筑工程品质提升为主线,以建筑施工安全为底线,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持续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积极推进施工图审查改革。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技术要点,突出安全审查,推动联合审查。创新监管方式,采用“互联网+监管”手段,推广施工图数字化审查,试点推进BIM审图模式,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和审查效率。 二、大力推动绿色建造发展。编制完善绿色建造技术导则,选取部分地区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绿色建造试点工作。印发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和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指导手册,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推动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开展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和建筑机器人发展研究工作,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 湖南省BIM审查系统 技术标准 湖南省于2020年9月1日起将全面实行平台BIM审图。这意味着,该省所有实施的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必须应用BIM。标准明确了BIM模型的导入、技术审查和成果交付的标准要求,以及审查范围及重点。 该标准为湖南省住房建设厅推广BIM技术应用,实现“多图联审”、“多规合一”,规范湖南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交付行为,用于促进湖南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技术的推广,提高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水平,支撑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实施的重大举措;其适用于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模型的建立和交付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在BIM审查系统上实现计算机对模型审查的技术指导标准。 BIM审查模型的交付方应保障数据的准确性,所交付的信息模型、文档、图纸应保持一致。BIM模型创建、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信息安全。交付物内容应符合设计审查阶段的具体交付要求。设计审查交付内容及格式应遵循以下表格要求。 ![]() 湖南省BIM审查系统模型 交付标准 湖南省于2020年9月1日起将全面实行平台BIM审图。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模型的建立和交付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在BIM审查系统提交成果文件的交付标准。本标准与湖南省BIM审查系统的其他标准保持一致,高度衔接。 交付审查的模型文件,应按本标准进行分类、分项整理。交付审查的模型文件内容应能满足审查的要求,包含提请审查的各专业模型。交付审查的模型应包括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模型成果中相关构件的几何信息等级,可高于本章几何信息等级表格的要求。 除了本标准列出的专业外,其他专业亦根据各专业的具体需求,制定审查阶段的几何信息等级表。模型文件的组织,应分别按照项目阶段、专业、分区、分层、分部位的方式进行组织。模型文件的组织,应符合审查平台的文件分类规定。交付审查的项目,应放置在独立的一个电子文件夹下。电子文件夹的名称宜由管理序号、项目简称、分区或系统和描述依次组成,以半角下划线“_”隔开,字段内部的词组宜以半角连字符“-”隔开,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管理序号宜采用文件夹管理的顺序编码,可自定义; 2.项目简称宜采用识别项目的简要称号,可采用英文或拼音,项目简称不宜空缺; 3.分区或系统应简述项目子项、局部或系统,可使用汉字、英文字符、数字的组合; 4.用于进一步说明文件夹特征的描述信息,可自定义可省略。 深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信息模型 技术应用标准 本标准于2020年4月10日起正式开始实施。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策划阶段、设计阶段、生产阶段、施工阶段。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应用,并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信息应用效率和效益。本标准由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负责管理和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BIM技术应用应满足相应的组织要求、技术要求、信息化管理要求以及竣工验收成果和资料归档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做好各阶段间BIM信息和应用的有效衔接,满足BIM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传递性,各阶段信息及数据交付要求应满足《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 51212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使用BIM信息协同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传递、信息交互及BIM实施工作。预制混凝土构件信息应满足现行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产品标识标准》T/BIAS3的有关要求,并应在建设全过程BIM技术应用中统一。各参与单位所负责的BIM模型应按规定节点或时间周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确保BIM模型和相关成果的有效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应满足附录A中实施要点有关要求,鼓励实施单位进一步扩大应用深度及范围,对照拓展要点开展BIM应用。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技术应用总览 ![]() 吉林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 收费标准 本标准于2020年5月13日起正式开始试行。为了促进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健康、有续发展,满足工程总承包、全过程造价咨询、BIM咨询等新业态的需求,保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成果的质量,依据国家和吉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规定,经过反复市场调研、成本分析、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制定了《吉林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试行)。现决定将“本标准”作为吉林省造价咨询服务项目收费的参考依据印发执行。 该标准为吉林省试行标准,各项收费标准如下: 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按照建筑面积25元/平方米收取(包括建筑、结构、装修、给排水、电气、消防、通风、空调、弱电等全专业); 2.市政道路工程:按照工程造价的0.25%收取(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机电安装、给排水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等全专业); 3.轨道交通工程:按照工程造价的0.30%收取(包括土建、轨道、电气、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通信、信号以及弱电等全专业); 4.综合管廊工程:按照工程造价的0.30%收取(包括管仓的土建、电气、给排水、通风、消防、弱电以及管仓收容管线设施等全专业); 5.园林景观工程:按照工程造价的0.65%收取(包括景观、绿化、景观照明、景观给排水、景观智能化等全专业)。【说明】BIM咨询费用基价是基于全阶段、全专业应用的标准。 (1)建筑面积小于2万平方米的按照2万平方米计算,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和20万平方米之间的按照实际计算,建筑面积大于20万平方米的按照20万平方米计算。 (2)部分专业采用BIM技术应用时,基价以所应用专业的造价作为计费基数。 (3)应用阶段调整系数A设计阶段单阶段应用调整系数0.5,施工阶段单阶段应用调整系统0.4,运营阶段单专业应用调整系数0.5。A.全阶段应用时,调整系数A取值为1。B.非全阶段整体运用,仅为单阶段应用时,按上表系数进行调整。C.当连续的两阶段应用时,按两个阶段的独立应用调整系数之和的90%计算。 (4)工程复杂调整系数B可参照设计收费标准约定的工程复杂程度进行调整,调整系数0.8-1.5,具体由双方协商。 (5)造价咨询调整系数C开展造价咨询时,调整系数取1.1。 (6)各阶段的BIM技术应用,须在前一阶段BIM实施成果上开展。 黑龙江省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 施工应用建模技术导则 本工作要点于2020年3月10日正式发布。为贯彻执行国家和我省技术经济政策,统一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 施工应用信息模型的基本要求,推进工程建设信息化实施,推动BIM技术在黑龙江省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应用,制定本导则。本导则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施工应用的建模。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 (BIM) 施工应用建模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黑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BIM施工应用建模主要应用于两个阶段,即项目实施前期的施工方案应用(项目投标施工技术应用)及项目实施阶段的施工管理应用。模型中的所有模型元素应具有唯一性,模型元素命名应符合本导则。模型元素信息宜包括下列内容: 1.尺寸、定位、空间拓扑关系等几何信息; 2.名称、规格型号、材料和材质、生产厂商、功能与性能技术参数,以及系统类型、施工段、施工方式、工程逻辑关系等非几何信息。 模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工序名称应符合统一命名标准,具体详见附录“施工工序命名表“施工应用模型的建立应在设计模型信息的基础上开展,如设计模型未建立,则应以施工图相应信息为基础进行建模。施工方案应用的模型内容应实现以下功能:工程概况、施工场布及施工方案、安装方案重难点的三维模型展示,模型能结合施工组织计划、工程量形成的虚拟施工展示。 施工管理应用的模型内容应实现以下功能:在完成施工方案应用的基础上,能够为生成项目模型的工程量清单、实现施工图深化设计、施工过程管控和竣工验收等任务提供数据信息支撑。施工阶段的BIM信息模型,应与建筑施工的智慧工地应用规范有很好的衔接和配合。为了便于模型进行文档交换,在对模型文件命名时宜采取下述命名规则:项目-作者-专业-(楼层)-(区/楼)-版本 .ext,其中“()”内的内容根据模型可选标注,相应文件夹命名在此文件命名基础上建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