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设计和运维管理阶段的效益和意义装配式预制构件设计阶段 01 实现装配式构件的标准化设计 BIM技术可实现信息的共享,设计人员将预制构件的尺寸、样式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其他专业人员在设计构件物的同时可以参考标准尺寸,实现构件标准化设计,也为整个建筑的后期阶段实施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02 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误差 在传统设计中,设计人员都根据自己所学所接触的装配式尺寸规格进行设计,各自设计的构件也都没有问题,但是合成在一起建筑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构件规格有偏差、尺寸无法完美匹配问题。使用BIM技术,可对预制构件的尺寸及内部钢筋直径、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参数进行设计定位。还可通过BIM可视化三维视图模型,看到拼装构件之间的完成过程,增加设计的想象力、契合度。 03 提高各专业之间的协调能力 通过BIM技术可进行协同机制、户型部件拆分、设备管件功能模拟,各专业设计师可基于BIM技术平台开展工作,有利于专业之间设计交流,避免了设计完成后专业冲突又重新设计,减少了冲突问题。节省了设计时间、沟通成本。 运维管理系统的意义 01 运维运作流程优化 以往的运维运作流程通常是交由管理人员进行分工合作管理,对人员的依赖性较高。且个人管理方式不同,难以达成统一,交接到后期的管理人员由于存储信息多、文件管理负担重,容易出现管理漏洞。BIM技术可进行流程审核,管理人员已经制定的流程逐一的完成操作,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操作导致流程不一,加重后期人员的学习成本。 02 建筑信息数据库建立 建筑物信息的存储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随着运营维护时间的推移,建筑物信息的文件管理更为繁重,交接导致数据遗失或缺漏也容易发生。建立建筑信息数据库可方便管理人员查询、核实,还可在BIM管理系统中进行建筑信息的更新,避免了信息壁垒造成损失。 03 辅助营运决策 |